
在結束因父母的目光而感到安心的幼年期后,逐漸迎來對父母的目光感到厭煩的青春期的孩子們;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里是否有自己獨立空間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從父母身邊離巢而去的準備,為了生活在多愁善感時期的孩子,父母應該思考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居住方式。

像大人一樣正確對待孩子
應該給孩子房間嗎,要給的話是從幾歲開始……? 父母總是尋求對孩子來說最好的答案。
家庭的住房情況和教育方針各不相同,當然正確答案不在一個,但在青春期的孩子培養自立心、脫離父母的過程中,學習擁有和管理自己的領域的技術可以說是一種重要的經驗。
就像法國育兒所代表的“讓嬰兒和父母睡在不同的房間里是促進個人確立的第一步”的想法一樣,給予孩子自己的領域,也是父母們將孩子作為一個人格予以尊重的信號。 應該控制的不是將父母的情況強加于房間的應有狀態,而是讓孩子自己決定。 試著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來對待,增加可以交給孩子設計的部分吧。

在家裝設計方面的三點注意事項
尊重孩子的意思,并不是什么都讓他們隨心所欲。而是在裝修過程中,可以適當的詢問孩子的意見。
1、在房間里建造一個不受侵犯的區域
讓孩子有切實感受到自己在管理的空間,是邁向自立的第一步。 通過自己主導整理室內裝飾,培養擁有的概念和整理整理的習慣,成為將來重要的生存力量的基礎。 另外,“你覺得睡覺的臥室和客廳書房的組合怎么樣? ”等,通過給與選擇讓他們決定,孩子就會把裝修房間當成自己的事情來看待。
2、營造能讓孩子睡個好覺的健康之所
為了健康的睡眠,適當的通風和溫度濕度的管理、照明計劃等,室內環境的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布局和家具的配置,沒有造成濕氣堆積,成為霉菌溫床的地方嗎? 空調的風有沒有直接吹到身體上? 是否是被照射進來的朝陽吵醒的配置? 等方面需要注意。 裝修材料要講究調濕性能等,特別是能舒適調整空氣環境的材料來選擇。
3、找個地方消磨無聊的時光
在考慮幼年時期的房間建設時,他說:“祝孩子無時無刻不在開心! “希望在有刺激的空間里磨練感性! ”等等,但是,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過于熱情的父母的想法只會成為枷鎖。
對于孩子來說,兒童房間=學習房間
父母總是認為只有給孩子一個只專注于學習的環境才是對孩子有好處的。 “學習吧! 被關進房間的青春期的孩子們……。” 我覺得萌發對父母的反抗心也不能怪。
設計一個可以品味空白時間的房間
有讓孩子有無聊的時間是很重要的想法,青春期的孩子在無法滿足的時間里,能培養出看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找到樂趣、找出自己應該做的事的能力。所以在房間里需要有一個區域,用空白的時間來審視自我。

為孩子創造空間,不是單純地準備明信片,而是想讓孩子如何度過童年,
即使父母出場的次數逐漸減少,也要竭盡全力(但不經意)確保筑造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場所。